夏日炎炎,无端生烦,何以解忧,位于诗书。识字读书,静神静心,心静自然凉,何其快哉。近日,翻阅唐代诗文时,忽然发现“君承明主意,日日上丹墀”这么一句,对其中的“丹墀”一词产生了疑问。初看以为念dān xī,可能与丹药有关,结果仔细了解后,发现大错特错,有点汗颜。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“丹墀”,对含义、用法及读音,做个浅析。
一、“墀”的字形演变
“墀”由“土”和“犀”组成。“土”的演变最简单,甲骨文金文类似地面上一个凸起的土堆,甲骨文为空心,金文为实心。楚系简帛和小篆字体时,实体土堆变为“十”字,加上表示地面的“一”,“土”的雏形就出现了。后来演变简化后,就成了楷体“土”字,表示部首时,最下面的横变为竖提。
“犀”字金文字形分上下两部分,上部为“尾”,下部类似“牛”,古人认为“犀”是怪兽和牛交配后的产物,因此“犀”本义为牛科哺乳动物。小篆字体线条化,上部大致不变,下部为“牛”。后来再次简化后,尾字的“毛”改写为“水”,下部简化为“牛”,于是楷体版的“犀”字出现了。
二、“丹墀”怎么解释?
“丹墀”:丹,红色。墀,古代殿堂上经过涂饰的地面。那么,丹墀,就是指宫殿前的红色台阶及台阶上的空地,有时也指官府或祠庙的台阶。在古代,屋宇前面没有屋檐覆盖的平台,多涂成红色,所以称之为“丹墀”。“丹墀”一般用在宫殿前,或者庙宇的正殿前。“丹墀”最早出自汉代张衡的《西京赋》,原文上说:“右平左墄,青琐丹墀。”大意就是:右边平坦,左边有台阶,青色的门环,红色的台阶。
三、丹墀和丹陛有何异同?
1.相同点:都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有关,都有指台阶的意思。
2.不同点:①丹墀除指台阶外,还指台阶上的空地,甚至官府寺庙的台阶也算;丹陛特指宫殿台阶。②丹墀在用于祭祀时,主要由皇帝亲自主持;而丹陛不一定,可由皇帝、亲王或公主使用。③丹墀是呈方形的,四周有围墙,门户朝东;丹陛是圆形,三层九级台阶,高耸入云。④丹陛侧重于物理空间,主要指宫殿的台阶;丹墀侧重于政治活动或朝拜仪式。
四、“墀”字在古文献中的运用
天署新槐
[清]张鹏翮
墀下新槐手自栽,绿阴丛里见花开。
暗香浮动无人识,留取清光点露苔。
本诗作者张鹏翮,字运青,号宽宇,清代遂宁籍麻城人。全诗大意:“台阶下的新槐树是我亲手栽种的,绿荫丛中有鲜花盛开。花儿散发出幽幽的香气,却无人认识它。它只好留下点点清光点缀露水下的苔藓。”整句诗通过槐树、绿荫、鲜花、露苔等自然景物的描绘,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情感寄托,抒发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即使不被人理解也依然坚持自我、保持美好的情感和态度。
五、“丹墀”该怎么读?
正确读音:dān chí
同音字:丹 池
墀部首:土
墀结构:左右结构
六、结语
汉字文化,一字一词,意味深长。“丹”字,从事物到颜色,词义逐步变迁,后来代表着喜庆和热闹、繁华。“墀”字从土丛犀,既指红色台阶这种事物,又指物理空间,更指政治仪式和文化内涵。“丹墀”见证着古代王朝的历史变迁,也目睹了政治仪式的传承和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