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 For Better Science
图源网络
大黄蜂的休眠期研究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大黄蜂的休眠期,这一过程与冬眠极为相似。在休眠期,大黄蜂变得极为安静,体温骤降,停止了一切日常活动,如飞行、觅食或繁殖。尽管听起来像是一场短暂的小憩,但大黄蜂在冰冷环境中数月不食的忍耐力实则异常难得。
特别是常见的东部大黄蜂,它们的休眠过程更是充满了挑战。在夏末,他们交配后产下蜂王,蜂王会储存大量养分,随后钻进土壤中的小洞穴,开始长达六到九个月的休眠。当冬季降临,工蜂和雄蜂纷纷离世,唯有休眠的蜂王能在春天复苏,开启新一轮的繁殖周期。这一过程不仅要求蜂王能够存活下来,还要具备足够的活力去寻找新的蜂巢地点,开始产卵,养育并保护新一代的工蜂,直至它们成熟。
这无疑是一项精细而艰辛的工作。蜂王在休眠前需要采集足够的花朵来获取养分,同时,它们还必须在休眠期间应对各种环境压力。面对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,气候变化为大黄蜂的生存带来了新的威胁。
实验室的意外发现 然而,一个实验室中的意外发现为我们揭示了蜜蜂的另一种生存策略。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东部大黄蜂Bombus impatiens进行研究时,由于“实验疏忽”,导致蜂王饲养容器中意外积水。当研究人员发现时,蜂王已经在含有冷凝水的环境中生存了一段时间。这一意外发现促使他们深入研究大黄蜂的水耐力。
洪水模拟实验 他们选取了 143 只常见的东部大黄蜂蜂王,将它们放入装满土壤的试管中,并通过冷藏诱导其休眠。(寒冷的蜜蜂会昏昏欲睡)。
然后,他们将装有昏睡蜂王的试管分成几组:其中17组保持干燥作为对照组,其余126组则加入冷水模拟洪水环境。部分蜂王被留在水面上自然漂浮,而另一部分则受到类似活塞装置的轻微压迫。它们在这样的条件下被放置了 8 小时、24 小时或 7 天。科学家们希望模拟不同的潜在洪水情况--从暴雨浸泡土壤到洪水完全淹没该地区。之所以设置柱塞变量,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,比如积雪融化导致地下水位升高,水可能会进入洞穴而不会灌满洞穴。而在其他情况下,比如洪水泛滥,蜜蜂会被完全淹没。
然后,科学家们将蜂王从水中捞出,转移到正常的土壤管中,在冷库中又保存了八周,因此除了洪水之外,所有蜂王都经历了公平的休眠期。
结果显示,在洪水环境中游泳一周的21只蜂王中,有17只成功存活至休眠期结束,存活率高达81%。而对照组中,17只未经洪水浸泡的蜂王也有15只存活,存活率为88%。这一发现揭示了大黄蜂蜂王惊人的洪水耐力,为我们理解其生存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。
参考信息
https://www.popsci.com/science/bees-can-hibernate-underwater/
原文链接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NZjzw3uFXAm8rsx06JNI7Q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